資源描述:
《試論文化與翻譯的關系的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試論文化與翻譯的關系的論文論文摘要:如何破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言障礙,更有效地傳達原作所表達的意思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從中西方文化在思維差異、文化心理、宗教信仰、自然環(huán)境及生活習俗等幾個方面,闡明文化差異對英漢翻譯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翻譯文化意識文化與思維 1.引言 朱光潛先生認為,外國文學中的聯(lián)想意義在翻譯中最難處理。因為它在文學語境中有其特殊的含義,這種含義在詞典中是查不到的,但對于文學來說卻又十分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了解一國的風俗習慣和歷史文化背景,否則在做翻譯的時候就會有無法下手的感覺。(朱光潛,1996:184)。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原始文
2、化》(1871)一書中,首次把文化作為一個概念提了出來,并表述為:“文化是一種復雜,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作社會上習得的能力與習慣?!笨梢娢幕母采w面很廣,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語言作為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反映出一個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現(xiàn)象?! 》g之所以不那么容易,乃是因為語言反映文化,承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并受文化的制約。一旦語言進人交際,便存在對文化內涵的理解和表達問題。這就要求譯者不但要有雙語能力,而且要有雙文化乃至多元文化的知識,特別是要對兩種語言的民族心理意識、文化形成過程、歷史習俗傳統(tǒng)、宗教文化及地域風貌特性等一系列互變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正是
3、以上這些互變因素,英漢民族的語言文化才體現(xiàn)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 ?.影響翻譯的文化元素 2.1宗教 大家都知道,《圣經》在西方的文化生活中扮演著源頭的角色。.相關數(shù)據表明:絕大多數(shù)的美國人仍然信信仰宗教。而中國人則長期受到儒家學說的影響,即使在中國廣為流傳的佛教,也是一種受到深刻世俗影響的多神論,這就不同于西方人大一統(tǒng)的一神論宗教觀念。中國人信仰佛教·道教,在語言中就有“玉帝”、“佛祖’’等詞語,而西方則人信仰基督教,所以就有“上帝”一詞。漢語中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在英語中就有兩種不同的譯法,即“manpropose,heavendisposes”;或者是‘‘ma
4、ndropose,goddisposes”。它們的差異就在于對“天”字的不同翻譯。“天”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濃厚的佛教·道教色彩,而“god”則具有明顯的基督教色彩。后者的歸化變譯法固然利于西方讀者的理解與接受,但不利于“天”這一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內涵的傳播。英語深受宗教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一些成語中,如itsingodshands(聽天由命)等。翻譯中對于宗教知識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以漢語中的“臨時抱佛腳”這個成語為例,如果簡單地翻譯成“toembracebuddha’sfeetinone’shourofneed”就會讓西方讀者感到奇怪,為什么在有需要時要抱佛主的腳呢?這樣做
5、有什么用呢?如果我們稍加處理的話,西方讀者理解起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toembracebuddha’sfeetinone’shourofneed——seekhelpatthelastmoment”。(包惠南,2003:20)。 2.2文化心理 由于不同的民族使用的語言是不一樣的,而且它們的歷史和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各個民族在其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在各具特色的歷史條件下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這對一個民族的心理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歷史文化的不同主要在一些歷史典故以及許多忌諱和好惡的差異上得到體現(xiàn)。以數(shù)字“9”為例。這個數(shù)字在中國古代的意義很特別,因為它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意義:
6、即九九歸一,一統(tǒng)天下之義。而“4”這個數(shù)字由于和漢語中的“死”讀音相近,所以很多人現(xiàn)在還是不喜歡這個數(shù)字,尤其是電話號碼。相當多的人不愿意要以“4”為尾號的號碼。至于“8”這個數(shù)字由于與發(fā)財?shù)摹鞍l(fā)”諧音而深受一些人的熱捧。而在西方人的意識里,4、8和9只是極普通的自然數(shù)符號,并不具備這些特殊的意義。眾所周知,在西方人的眼里“’是個不吉利的數(shù)字,意指運氣不好。所以在西方座位沒有13號,樓房沒有l(wèi)3層等等。但在中國,這個數(shù)字卻沒有這種特殊的意義。對這些非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文化內涵,譯者只有在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歷史文化之后才能夠準確把握。(包惠南,2003:9)。 只要談到中國文化,人
7、們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龍”字。因為在封建初會里,中國古代的帝王總把自己描述成龍的化身,自封為“真龍?zhí)熳印币赃_到奴役思想、馴服百姓、鞏固政權、安邦治國的目的。而老百姓則把龍當作自己的神靈來加以崇拜,稱自己是龍的傳人,祈求這個神靈之獸的保佑。因而“龍”就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圖騰,是精神的象征,凝聚力的標志。于是漢語中就有了很多由“龍”字組成的表示美好形象的詞語。如望子成龍,龍飛鳳舞,龍鳳呈祥,龍騰虎躍,龍驤虎步,畫龍點睛,龍子龍孫等美好形象。正因如此,中國的文化也就有了“龍的文化”的美譽。但在西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