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法律解釋與法律漏洞的填補的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法律解釋與法律漏洞的填補的論文一、法律解釋“法學之目的,實不應僅以研究成文法為己足,而應研究探尋居于指導地位之活生生的法律,據(jù)以論斷成文法之善惡臧否”。故法律解釋的目的“并不在于單純地理解既存的法律文本、解釋法律規(guī)則,而在于在此基礎上結合具體的個案事實,由法官得出有說服力的判決”。也就是說法律解釋的目光應駐足于現(xiàn)實中的成文法,同時應該兼顧法律的穩(wěn)定性和法律的理想即公平、正義,最終使成文法的功能在司法中得到最大的發(fā)揮。我認為法律解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一)、狹義的法律解釋傳統(tǒng)的法律解釋亦即狹義的法律解釋,是指當法律規(guī)定不明確的時候,以文義、體
2、系、法意、比較、目的、合憲等解釋方法,澄清法律疑義,使法律含義明確化、具體化、正確化。狹義的法律解釋重在在文義的限度內(nèi)探究立法者的意圖,分為文義解釋、體系解釋、法意解釋、比較解釋、目的解釋及合憲解釋。文義解釋是指依照法律條文的表面意思以及通常的使用方法所作的解釋。其依據(jù)是法律規(guī)范屬于社會規(guī)范,由于其針對的對象是社會的全體社會成員,因此除了個別的專業(yè)用語有其特有意義作解釋外,應當以文句所具有的通常意義作解釋。文義解釋在法律解釋上有其不可磨滅的意義,因為無視于法律條文就會使法律有名無實,法律也將失去其安定性。但是拘泥于文義解釋,固步自封,奉法律
3、文字為金科玉律,就會導致法律僵化,使法律成為“死法”。體系解釋是指以法律條文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即依其編章條款目的前后關聯(lián)位置或相關法條的意思闡明規(guī)范意旨的解釋方法。.體系解釋可以分為擴張解釋、限縮解釋、反對解釋、當然解釋四種。體系解釋能夠維護法律體系之一貫及概念用語的一致,在法律解釋上確具價值。但是如果利用解釋過于機械,拘泥于形式,就會忽略法律的實質(zhì)目的。法意解釋又稱歷史解釋或沿革解釋,是指通過探求立法者制定法律時的價值判斷以及其作此價值判斷所希望實踐的目的來作解釋。法意解釋要參考立法過程中的一系列記錄、文件、備忘錄等,對立法者意思的理解
4、不應為立法者當時之意思,而應為立法者處于今日所應有的意思。該解釋具有“范疇性功能”,可劃定文義解釋的活動范圍,使文義解釋不至于離經(jīng)叛道。比較解釋是指參酌外國立法及判例學說,作為詮釋本土法律的參考資料,以實踐其規(guī)范目的的解釋方法。比較解釋并非僅比較多國的法律條文,且更多的是比較各國相關的判例學說,從而窺探法律的本意,進而適應時代的潮流。目的解釋是以法律規(guī)范目的闡釋法律疑義的方法。法律規(guī)范的目的在于維護整個法律秩序的體系性,個別規(guī)定和多數(shù)規(guī)定都受規(guī)范目的的支配。通過目的解釋,各個法律條文間的不完整性、不完全性均能完整順暢而且沒有沖突。目的解釋與
5、法意解釋的不同在于,前者從法律目的著眼,重在闡釋法律的整體意旨,法意解釋則從歷史沿革的角度出發(fā),重在探求個別規(guī)范的法律意旨。合憲解釋是指以較高級別或憲法的意旨對位階較低的法律規(guī)范意義解釋的方法。這種解釋方法意圖通過實踐位階較高的法律規(guī)范的目的,使法律秩序井然有秩。此外還有論理解釋?!暗湫偷姆山忉屖窍纫牢牧x解釋,而后再繼以論理解釋。非如此解釋,為非典型的解釋方法”。論理解釋又稱社會學的解釋,與體系解釋相同,是以文義解釋為基礎的,當文義解釋有多種結果時,為使法律條文明確化而使用的一種操作方法。論理解釋與體系解釋的區(qū)別在于“乃體系解釋在確定文義
6、的涵義時,需考慮法律條文間的各種關聯(lián)關系,使條文的體系完整,不勝矛盾或沖突情事;而社會學的解釋則偏重于社會效果的預測及其目的之考量”。論理解釋的這種社會效果的預測屬于經(jīng)驗事實的探求,它以社會事實的調(diào)查為依據(jù),具有科學性,符合時代潮流的需要。(二)廣義的法律解釋廣義的法律解釋不僅包括狹義的法律解釋還包括法律補充。法律補充分為價值補充和法律漏洞補充兩個部分。1、價值補充價值補充是指對不確定的法律概念及概括條款而言的一種解釋方法。價值補充作為廣義的法律解釋存在的前提是法律是有價值目的取向的。也就是說“人類在這里利用規(guī)范追求某些目的,而這些目的又是
7、基于某些(基本的)價值決定所選定。這些目的即(基本的)價值決定便是法律意旨所在。是故,法律解釋應取向價值乃自明的道理?!比祟惒⒎菫橛幸?guī)范而作規(guī)范,而是為了以規(guī)范實現(xiàn)公平正義的要求。不確定的概念和概括條款在民法和刑法等實體法律中均有所體現(xiàn)?!胺ㄔ壕筒淮_定的規(guī)范或概括條款予以價值補充,須適用社會上可以探知認識之客觀倫理秩序、價值、規(guī)范及公平正義之原則,不能動用個人主觀的法律感情。”法官運用價值補充解釋法律時,應對具體案件依照法律的精神、立法目的和實質(zhì)的公平與以具體化,不可僵化。2、法律漏洞補充法律對于應規(guī)定的事項由于立法者的疏忽或情勢變更,致就
8、某一法律事實未規(guī)定或規(guī)定不清,且依狹義的法律解釋又不足以使規(guī)范明確時,法官應探求法律規(guī)范目的對法律漏洞加以補充。這里的法律漏洞補充作為法律漏洞的一種補充方法,僅限定為在法律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