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農村小學實施新課改的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工程資料-天天文庫。
1、農村小學實施新課改的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研究杏子中心學校曹楚平一、調研的目的:2009年,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轟轟烈烈展開,學校、教師都以極大的熱情對待這次新課程改革,無論是師資還是設施設備,都對新課程實丿施年級進行了傾斜。課程改革如火如荼,新的課程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農村小學也走上了課程改革的大舞臺??v觀農村小學新課改走過的歷程,效果顯著,但農村小學在課改中面臨的困難也逐漸顯露出來。農村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屮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發(fā)展農村教育,辦好農村學校,是提高勞動者素質,從根本上解決農業(yè)、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關鍵
2、所在;是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農民思想道德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的重大舉抬,是建設教育強縣的重要保證。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需要我們正視并妥善解決農村新課改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否則將會嚴重影響農村地區(qū)的課程改革進一步向縱深發(fā)展。本課題旨在通過對農村小學實施新課改的現(xiàn)狀的調查、問題的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促進新課改在農村順利、健康發(fā)展。二、調研的內容:1、調查農村小學實施新課改的現(xiàn)狀(1)農村新課改工作取得的成績(2)農村新課改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2、研究問題解決的對策課題的實施根據調研方案,我調研
3、組采取走訪、問卷、座談等調研方法,認真開展調研工作,并形成以下調研結論:(-)農村小學實施新課改的現(xiàn)狀1、農村新課改工作取得的成績(1)政府投入有所加大,辦學條件得到改善。面對新課改對現(xiàn)代教學設施的要求,縣、鎮(zhèn)兩級政府和學校加大了對學校的投入,從2005學年起,小學的窗口學校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以我片木家、合塘為例,2所學校共投入近40萬資金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電腦室、實驗室、圖書室、體育室、音樂室等。這極大的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在一定程度上為順利推進新課改奠定了基礎。(2)教師的素質得到一定提高。而對新課改對師資
4、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門、教研部門和學校加大了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從通識培訓到分科培訓,從理論學習到實踐指導,從起始年級教師培訓到全員培訓,形式多樣,力度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教師觀念,提高了教師理論和實踐操作水平。(3)課堂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我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我們的老師教學手段更新了,學生變得更加可愛了,課堂變得生機勃發(fā)了。新課改著實讓?我們感受到了它的魅力。(4)課程資源開發(fā)、評價體系改革等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課程資源是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從目前看,學校普遍比較重視課程資源的
5、開發(fā),在開發(fā)校內、校外課程資源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評價體系改革方面,各校普遍重視并積極開始實行學生成長檔案袋評價等評價手段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5)教育教學質量穏步提高二0—0年杏子中學片小六質量檢測(人平分)班校語文數(shù)學英語思品科學總分杏子花家78.481.291.485.9190.4427合塘75.872.783.588.3892.5413大塘7382.893.289.991.8431歐源75.868.174.485.6685.5390木加甲84.376.590.390.7292.3434木加乙
6、81.975.791.889.290.9430木加83.176.191.189.9291.6432合計79.875.287.388.4590.4421-0一一年杏子中學片小六質量檢測(人平分)校班語文數(shù)學英語思品科學總分杏中片木加甲86.4586.2598.7789.8692.77454.11木加乙87.158998.692.795.4462.85歐源8778.8898.0486.9693.04443.92合塘78.1977.8197.984.2992.48430.67花家75.6273.1496.2478.8189.94
7、13.71大塘78.3187.3898.4674.2395.92434.31小計83.683.1598.1686.7493.3444.95以上比較可以證明新課程改革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活力和動力,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提咼。2、農村新課改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具體分析如下:(1)經費投入仍有較大缺口農村學校辦學經費緊張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冃前看,只能維持必須的日常開支,而設備添置和教師培訓是推進新課改必須的兩人塊經費。雖然縣、鎮(zhèn)兩級政府在實施新課改后都有意識的加人了對教育的投入,但目前仍捉襟見肘。許多與課程改革配套的設施、圖書、音像、
8、學具不能及時購置,許多培訓也因經費問題使教師不能及時的、大量的參加。(2)教師素質總體偏低近兒年,農村大量骨干教師通過進城考、調動、借調等方式流向城市,再加上沒有大量畢業(yè)生的補充,雖有少量特崗教師、支教等形式對農村教師隊伍的補充,但仍改變不了教師嚴重老化、索質偏低的事實。偏遠地區(qū)的學校師資力量更加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