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歷史】遼寧省沈陽市東北育才學校2015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遼寧省沈陽市東北育才學校2015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一.單項選擇題(共計32小題,每小題1.5分,共48分。請把答案涂在答題卡上)1.“君王自命‘天子’,君王駕崩,君統(tǒng)不輟,由其嫡長子自然承襲,如是者不絕。父家長在家庭內是一把手,君王是國家的一把手,且各級地方政權的首腦亦被視為百姓的‘父母官’?!边@段材料所表達的主旨是A.君權神授,皇位世襲 B.君父同倫,家國同構C.強干弱枝,中央集權 D.男尊女卑,君父一體【知識點】A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B解析:“君統(tǒng)不輟,由其嫡長子自
2、然承襲”反映的是宗法制,“父家長在家庭內是一把手,君王是國家的一把手,是父母官”反映出父為家君,君王為國父,故B項符合材料信息。材料信息不能體現(xiàn)君權神授思想,A錯,C項反映的是中央與地方關系,與題干信息不符,D項在材料中無從體現(xiàn)。故選B?!舅悸伏c撥】本題考查學生材料有效信息的獲取能力和歷史知識遷移能力,排除與材料信息無關選項即可。2.“春秋時猶宗周王,而七國則絕不言王矣;春秋時猶嚴祭祀、重聘享,而七國則無其事矣;春秋時猶論宗姓氏族,而七國則無一言及之矣;……邦無定交,士無定主,此皆變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間,……,不待始皇之并
3、天下,而文、武之道盡矣”。該材料說明A.春秋時期周王對地方具有絕對控制權B.春秋時七霸仍不敢稱王C.秦朝以前的歷史記載是不可信的D.戰(zhàn)國時宗法制、分封制、禮樂制被破壞【知識點】A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分封制·宗法制【答案解析】D解析:材料“春秋時猶宗周王,而七國則絕不言王矣”說的是分封制遭到破壞;材料“春秋時猶嚴祭祀、重聘享,而七國則無其事矣”說的是禮樂制度遭到破壞;材料“春秋時猶論宗姓氏族,而七國則無一言及之矣”說的是宗法制遭到破壞,因此D項正確。A項與史實不符;B項錯誤,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紛
4、紛稱王;C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xiàn)。【思路點撥】本題考查學生材料有效信息的獲取能力,解題時依據(jù)材料進行解答即可。3.宋仁宗慶歷四年八月詔:“自今除臺官(即御史),毋得用見任輔臣所薦之人”。欽宗靖康元年,“又詔宰執(zhí)不得薦舉臺諫官”。這樣做是為了A.防止結黨,限制宰相B.實現(xiàn)選賢任能16C.推動理學傳播D.削弱地方勢力,加強集權【知識點】A2從漢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變·宋代加強專制集權【答案解析】A解析:材料明確指出丞相不得舉薦官員,這主要是防止官員結黨營私,從而達到削弱相權的目的,B項與題干信息相反,C項在材料中無從體現(xiàn),D項是
5、中央與地方關系,而題干是解決皇權與相權矛盾,故本題選A?!舅悸伏c撥】中國古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兩大焦點即皇權與相權矛盾、中央與地方矛盾,本題考查其中之一的皇權與相權矛盾。4.秦始皇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郡縣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劃定以地域為基礎的10個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個血緣部落。這兩個措施共同的進步意義是:A.都打破了貴族勢力對政權的控制B.都加強了中央集權C.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礎D.都緩和了社會矛盾【知識點】A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郡縣制·雅典民主政治【答案解析】A解析:郡縣制使地方的管理權直接
6、掌控于中央,克里斯提尼的地域行政部落打破了之前的貴族血緣部落,二者的共同點在于都打破了貴族勢力對政權的控制,故本題選A?!舅悸伏c撥】本題以郡縣制與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相同進步意義為依托考查學生分析比較問題的能力,解題時需結合相關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比較。5.散在郡縣的侯國盡可能地利用自己有限的職權,招徠流亡,增殖戶口,獎勵開荒,以圖增加地稅收入。許多侯國的戶口迅速增長,遠遠超過了侯國以外郡縣直接控制地區(qū)的增長。這說明A.封國制度整體上要優(yōu)于郡縣制度B.強大的經濟實力是王國問題形成的根源C.漢景帝時期七國之亂的發(fā)生是必然的D.地方
7、自主權的擴大有利于經濟的發(fā)展【知識點】A2從漢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變·郡國并存【答案解析】D解析:材料信息“散在郡縣的侯國”表明材料涉及的是漢初的郡國并行制,再依據(jù)材料信息“利用自己有限的職權……遠遠超過了……”可知地方權力的擴大推動了經濟發(fā)展。A項犯了以偏蓋全錯誤,王國問題的根源在于封國權力過大,B錯,C項與題干信息無關,故本題選D?!舅悸伏c撥】本題考查學生材料信息解讀能力和對漢初郡國并行制的理解分析能力。6.秦漢以后,中國存在一種“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16的政治現(xiàn)象。它指的是官員和胥吏的職位均不得世襲,但胥吏卻常常利
8、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瑣、官員不熟悉政務之機,使其職位實際成為自家的“封建”領地。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根源在于A.分封制的長期存在B.官僚政治的弊端C.中央集權的削弱D.行政效率的低下【知識點】A2從漢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變【答案解析】B解析:AC項與史實不符,錯誤;D項從屬于B項,且題干設問是“根源”,故本題選B。【思路點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