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高中英語語用失誤調查及培養(yǎng)語用能力的實例研究02》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高中英語語用失誤調查及培養(yǎng)語用能力的實例研究江門一中蘇倩文【摘要】語用失誤是指由于不能認識到不同語言間的語用差異而導致的交際障礙。本文從語用學的角度出發(fā),分析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和中學生語用失誤產(chǎn)生的原因,指出其過于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而忽視語用能力的弊端,并就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提出初步的解決策略,最后通過測試對這些策略的成效進行總結。【關鍵詞】語用失誤;高中英語教學;語用能力一、引言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因此,對于中國眾多英語學習者而言,能夠很好地掌握英語這門世界上廣泛使用的語言是至關重要的。然而,在很多與英語本族語者交流的場合下,許多學習者甚至那些在英語語言測試中
2、表現(xiàn)良好的人都被許多問題困擾著。在所有這些問題中,語用失誤是主要的一個?!罢Z用失誤”最初由JennyThomas提出,其內涵是“不能通過聽到的話語來理解其含義”。換而言之,語用失誤是指由于不能夠認識到不同語言間的語用差異而導致交際障礙,因此未能取得預期效果的失誤。目前,語用失誤這一問題在我國中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群體中尤為明顯。新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它的頒布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這一矛盾,但由于側重于傳授語言技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經(jīng)根深蒂固,教師在課堂上忽視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又缺乏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使得我們的英語教學陷入了學用脫節(jié)的尷尬境
3、地。本文試圖通過對所在學校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調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對語用失誤的具體表現(xiàn)進行歸類,提出和實施初步的解決對策,然后進行后測,最后對解決對策的成效進行總結。二、文獻綜述:語用失誤的界定WilliamC.Morris(1938)在《符號理論基礎》(FoundationsoftheTheoryofSigns)一書中首次提出,語用學主要探討的問題為“符號(語言)與使用者(譯者)之間關系”。D.H.Hymes(1970)提出,語言學習的根本目標是培養(yǎng)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而Bashman(1990)則明確指出,交際能力由語
4、法能力(grammaticalcompetence),語篇能力(textualcompetence)和語用能力(pragmaticcompetence)組成。英國著名語言學家JennyThomas(1983)是語用失誤方面的先驅,她在《跨文化語用失誤》中首次提出“語用失誤”(PragmaticFailure)的概念和定義,并把其分為“語用語言失誤”(pragmalinguisticfailure)和“社交語用失誤”(sociopragmaticfailure)?!罢Z用語言失誤”指學習者所說的目的語不符合以該目的語為母語者的語言習慣,錯誤地把某一表達套用到目的語中;“社交語用失誤”指
5、因為不了解雙方文化背景的差異,因此在語言形式的選擇上導致失誤,它與交際雙方的身份、語域和話語熟悉程度有關。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跨文化交際和語用失誤。1984年,黃次棟在《語用學和語用失誤》中首次提出“語用錯誤”(pragmatic8error)一詞。他認為,學習一門語言,除了掌握它的知識和技能外,還必須注重在各種非語言語境在中語言形式的不用運用。因此,言語行為的語用知識應該在語境中教授給學生。這篇文章標志著國內在“語用失誤”方面研究的開始。然后,何自然和閻莊以《中國學生在英語交際中的語用失誤—漢英語用差異調查》為題作了一次調查。它以Thomas的理論為框架,分析了語用語言
6、學和社交語言學兩方面的跨文化語用差異。調查的結果反應,缺乏語用語言學和社會語言學知識是導致中國學生語用失誤的主要原因。因此,他們認為應該在課堂上以一定的方式給學生講解跨文化語用知識。王得杏(1990)的《跨文化交際的語用問題》一文介紹了語用失誤產(chǎn)生的原因。他指出,語用失誤與文化和語言傳統(tǒng)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因此,文化差異是導致語用失誤的根本原因。王認為“語用失誤”指“跨文化語言交際行為的中斷”,而要克服“語用失誤”,必須提高兩方面的能力:一是知道何為不成功的交際,二是能找出失誤之處和補救方法。洪崗在《英語語用能力調查及其對外語教學的啟示》中指出,語言能力處于較高層次的與處于較低層次的學
7、習者在交際中產(chǎn)生語用失誤的數(shù)量幾乎一樣,因此,語言能力與語用能力是不完全對等的。他總結,要提高語用能力必須教授語用知識(否則語用能力將會維持現(xiàn)狀)。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已經(jīng)有一些學者作了關于語用失誤方面的研究,但是,筆者發(fā)現(xiàn)這些研究大部分是針對高校第二外語英語學習者(ESL)或僅對中國英語學習者的語用失誤現(xiàn)象進行調查的,鮮有針對高中學生的語用失誤現(xiàn)象進行研究的,而針對語用失誤現(xiàn)象提出教學對策并分析其成效的就更少了。在這種情況下,筆者通過對所在學校高一年與高二級學生進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