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高三一模歷史試題》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府谷中學2014-2015學年高三一模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國權不下縣,縣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倫理,倫理造鄉(xiāng)紳?!辈牧蠌娬{的是( )A.宗法制 B.郡縣制C.三長制D.科舉制2.(2014三明質檢)史學家何炳棣在《讀史閱世六十年》中寫道:“漢高祖大朝群臣為太上皇祝壽時戲言以天下為產(chǎn)業(yè)……(明太祖)祭祖時以天下《賦役黃冊》與魚肉果蔬并陳?!边@主要表明了古代中國( )A.天下為公B.儒法并施C.以農(nóng)為本D.家國一體3.“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論道的說法……從宋太祖以后,大臣
2、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到了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辈牧戏从车膶嵸|問題是( )A.君臣座位的變化B.儒家等級思想控制加強C.君臣關系的變化D.封建君主專制逐漸加強4.(2014寧波十校聯(lián)考)1923年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提出了“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這個觀點主要針對我國的傳說古史,其內(nèi)容包括:第一,“時代愈后,傳說的古史期愈長”。第二,“時代愈后,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在研究古史時,我們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確的狀況,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傳說中的最早的狀況”。按照該理論以下結論正確的是
3、A.堯的傳說比禹的傳說出現(xiàn)的要早B.《左傳》中關于禹的記載比《詩經(jīng)》中相關的記載可信度要高一些C.東漢以上沒有信史D.研究上古史,不在它的真相而在它的變化105.雅典陪審法庭的審判方式規(guī)定,不到開庭的時候,沒有人知道誰將出席案件的審理,也沒有人知道誰將受到審判,在原告、被告及證人發(fā)言之后陪審員互不商量,陪審員只依法對案件本身負責,憑自己的良心和判斷辦事,不受任何外來權威的壓迫。這說明雅典司法( )A.審判過程缺乏邏輯性B.審判具有相對的公正性C.審判方式缺乏透明性D.審判結果具有偶然性6.(2014大連檢測)從公元前490年
4、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約有一半左右政治家不同程度地受到群眾懲罰,大部分控告的起因是作戰(zhàn)失敗。芬利坦言:“如果這樣的事情能發(fā)生在伯利克里身上,其他人還有誰能幸免呢?”這意味著A.討論戰(zhàn)爭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最重要議題B.審判政治家的做法違背了雅典民主原則C.民主政治有效運轉需要高素質的參政者D.伯利克里時代雅典的民主政治達到鼎盛7.(2014北京模擬)在費城制憲會議上,富蘭克林曾說,我們知道第一個總統(tǒng)會是個好人,可是誰知道后面會選出什么家伙來呢?出于這種擔憂,各州代表對美國政體進行的設計是( )A.聯(lián)邦政府擁有政治、經(jīng)濟、軍事、
5、外交大權B.州政府在不違背憲法的前提下?lián)碛凶灾螜郈.立法、行政、司法三權獨立平等,互相制約D.總統(tǒng)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軍隊總司令8.(2014臺州統(tǒng)考)“英國自主之邦與中國平等,大英欽差大臣……至在京師租賃地基或房屋,作為大臣等員公館,大清官員亦宜協(xié)同襄辦?!笥J差公館眷屬、隨員人等,或有越禮欺藐等情弊,該犯由地方官從嚴懲辦?!特S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 )A.華夷秩序的傳統(tǒng)外交體制解體B.列強控制北京,設立使館區(qū)C.停止了外國領事的司法裁判權D.于北京設租界,由各國共管9.(2014
6、杭州模擬)“被民族主義和現(xiàn)代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而動員起來的新老社會利益集團,在高度一體化的政治體制中缺乏表達自身利益要求的合法性渠道,也難以找到可靠固定的集團代言人,于是就發(fā)生了間歇性的‘參與爆炸’?!?0按照這種觀點,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具有“參與爆炸”意義的歷史事件是A.義和團運動B.辛亥革命C.五四運動D.國民大革命10.(2014馬鞍山模擬)“革命帶來了問題,答案卻是只能在繼續(xù)革命中得到解決。……所謂的革命,無非是要借助革命的杠桿,撬起可以使民族翻身的巨石,當無論如何都撬不動的時候,不是換一個杠桿,而是接長這個杠桿,用更激進的
7、革命,繼續(xù)撬?!边@表明作者認為中國近代前期民主革命( )A.目的的堅定性B.手段的優(yōu)越性C.過程的跳躍性D.結果的建設性11.(2014懷化二模)“中國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設性的?!麄儫o法逾越時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歷史高度作回顧和前瞻,因而無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獨立?!币韵逻\動最符合題意的是( )A.洋務運動B.維新變法運動C.義和團運動D.辛亥革命12.(2014茂名二模)“雙親大人膝下敬稟者:……近來山東、青島二問題均大失敗,京津學界大為憤恨。而今,若不極力爭之,則將一落千丈,吾國之無日矣!”該信件敘述
8、的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運動C.五四運動D.五卅運動13.(2014浙江六市聯(lián)考)讀下面畫報封面及說明,你認為這一組漫畫指明了( )中幅畫面印“農(nóng)民利益的擁護者”孫(中山)先生遺像和廖仲愷先生遺像。右幅漫畫題詞:“農(nóng)友們!快快組織起來??!”左幅漫畫為一瘦骨嶙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