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工藝工法qc基礎底板鋼筋綁扎技術交底》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技術交底記錄編號010工程名稱新村工程三標段交底日期施工單位有限公司分項工程名稱鋼筋工程交底提要基礎底板鋼筋綁扎技術交底交底內容:一、材料要求后臺加工的鋼筋成品經(jīng)過檢查,根據(jù)配料單的要求,每種成品鋼筋上均掛有標識牌,注明使用部位、鋼筋規(guī)格、數(shù)量加工人等;扎絲采用20號火燒絲??刂苹炷帘Wo層用的塑料卡、黑墊塊、大理石墊塊等。二、主要機具塔吊、鋼筋鉤子、撬棍、扳子、綁扎架、鋼絲刷子、粉筆、尺子等。三、作業(yè)條件:1、彈好墻身、洞口位置線,并將預留鋼筋處的松散混凝土剔鑿干凈,并已經(jīng)過監(jiān)理驗收合格,鋼筋直徑d≥16時,鋼筋連接采用剝肋直螺
2、紋連接或焊接,其余d<16時,鋼筋連接采用搭接;2、各個部位的綁扎鋼筋均吊裝到位。四、操作工藝1、工藝流程:畫鋼筋位置線→綁扎集水坑鋼筋→綁南北方向基礎梁→綁東西方向基礎梁→穿南北向底鐵→穿東西向底鐵→加馬凳→穿南北向上鐵→穿東西向上鐵→插墻筋及柱筋。2、鋼筋下料完成后,做好預檢工作,核對鋼筋的級別,型號、形狀、尺寸及數(shù)量是否與加工配料單相同。3、畫鋼筋位置線:根據(jù)底板結構施工圖,墻邊、梁邊底板起步筋起步距離均為5cm,用粉線在防水保護層上彈出鋼筋位置線(包括基礎梁及墻筋位置線),嚴格按照線進行鋼筋綁扎;4、按照彈出的鋼筋位置線,
3、先綁扎集水坑鋼筋,鋼筋綁扎完成后及時放好鋼筋墊塊和馬凳,保證鋼筋位置準確。5、綁扎地梁鋼筋:綁扎鋼筋時先綁扎南北向地梁,再綁扎東西向地梁;地梁綁扎前先用短鋼管搭設綁扎平臺,鋼筋綁扎完成后,用Φ25鋼筋做斜撐,固定地梁;6、綁下層底板鋼筋:先鋪南北短向鋼筋,作為底板下皮鋼筋,東西長向鋼筋作為上皮鐵。所有相交點都要綁扎牢固,采用“八字扣”綁扎,絲頭置于混凝土內,保證鋼筋不位移。檢查直螺紋接頭位置,接頭要按圖紙要求,每隔一根錯開。7、擺放底板鋼筋保護層:保護層用墊塊采用大理石墊塊,墊塊間距為800mm梅花狀布置;底板保護層厚度40mm。
4、8、綁扎暗梁鋼筋,保證暗梁位置準確,長度符合圖紙要求。49、綁完底板下層鋼筋和暗梁鋼筋后,擺放上層鋼筋支架,底板鋼筋綁扎時用南北向的通長馬凳,馬凳高度=(底板厚度-底板鋼筋上下保護層厚度-上下層鋼筋直徑之和),間距為1m,馬凳支腿不得直接落在防水保護層上。對于所有豎向鋼筋均不得直接與防水保護層接觸,底板側面鋼筋通過塑料卡環(huán)控制鋼筋側面保護層。10、鋼筋接頭:底板水平鋼筋直徑≥16mm的采用滾軋直螺紋接頭或焊接,鋼筋直徑<16mm的接頭采用搭接接頭,接頭隔根錯開(錯開百分率50%),兩組接頭錯開35d且不少于500mm。11、將底板
5、下部彈好的內外墻、暗柱節(jié)點位置線,引至底板上皮鋼筋,拉控制線,并在鋼筋上彈控制線。根據(jù)彈好的控制線將墻、柱伸入底板的插筋綁扎牢固,并插至下層鋼筋上進行固定綁扎。在墻柱插筋時,墻、柱立筋下端附加水平筋Φ12與底板上下層鋼筋綁扎連接,上端用Φ14臨時定位箍固定。墻筋甩出長度按規(guī)范要求搭接長度≥45d(Φ12為540mm,Φ14為630mm,Φ16為720mm)且兩接頭間必須錯開≥500mm。墻筋插入基礎底板內長度≥37d,集水坑位置有地梁的,墻體插筋底部落在地梁上夠一錨固長度,沒有地梁的插筋落在集水坑側壁底部鋼筋上;底板墻體插筋在離底
6、板上皮50mm高部位和根部用水平梯子筋固定,保證甩筋垂直,不歪斜和移位;暗柱筋甩出長度不得小于Hn/3=1400mm(Hn=4200為地下二層凈高)即不小于1.3m,且兩接頭間必須錯開不小于35d(Φ18為630mm,Φ20為700mm,Φ25為875mm,Φ28為980mm)。柱筋伸入反梁及底板內長度不得小于37d(Φ18為666mm,Φ20為740mm,Φ25為925mm,Φ28為1036mm)。五、施工中注意的質量問題1、起步筋位置不準確預防糾正措施:墻體豎向起步筋的位置嚴格控制距離暗柱主筋50mm;墻體水平起步筋的位置嚴格
7、控制距結構板面50mm;樓板起步筋的位置嚴格控制距墻邊或梁邊50mm;暗柱箍筋起步筋距結構板面30mm;梁箍筋距暗柱主筋50mm。在綁起步筋時,嚴格用尺量再固定綁扎。2、保護層大小不一致4預防糾正措施:底板保護層不一致主要原因為墊塊不均勻。施工時要注意下鐵墊塊間距800*800MM,間距一定要均勻。馬凳高度嚴格控制(底板板厚度-上下鐵鋼筋直徑-上下鐵保護層厚度),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必須有專人看筋,鋼筋有位移及時校正。3、暗柱鋼筋接頭高度不一致,絲扣無保護帽預防糾正措施:后臺下料時,嚴格控制下料長度,保證錨固長度的同時,要保證下料
8、長度一致;絲扣必須用保護帽進行保護,防止混凝土的污染。4、箍筋間距不均勻,與主筋不垂直,彎鉤長度不一致預防糾正措施:按箍筋間距要求畫線,嚴格按線進行綁扎固定,同時保證與柱主筋垂直。后臺下料時,先放出箍筋樣板,經(jīng)審合格后,嚴格按照樣板下料。六、質量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