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中醫(yī)護理技術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nèi)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中醫(yī)護理技術操作流程與評分標準一、耳穴壓豆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2二、藥罐法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3三、中藥保留灌腸(肛滴法)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4四、水針法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5五、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6六、艾灸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6七、拔氣罐法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8八、中藥熏蒸蒸汽自控治療儀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9九、穴位貼敷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10十、刮痧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11十一、拔火罐法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十二、中藥濕敷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十三、中藥坐浴法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十四、中藥霧化吸入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十五、敷藥法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十六、中藥封包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十七、
2、中藥涂擦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十八、超聲藥物透入治療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 十九、腕踝針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 二十、低頻脈沖電治療操作評分標準 二十一、中醫(yī)護理技術操作流程與評分標準一、耳穴壓豆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科室姓名得分項目內(nèi)容分值扣分標準扣分目的通過在耳廓穴位上貼壓各種藥豆,使局部產(chǎn)生酸、麻、脹、痛等刺激的反應,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0少一點-5用物準備75%酒精棉球、王不留行籽、探棒、止血鉗、手消劑5少一樣-1素質(zhì)要求儀表大方,衣帽整潔,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5少一點-1操作步驟1、核對床號、姓名、治療部位,解釋,囑病人排空大小便,根據(jù)應貼穴位協(xié)助病人取適宜體位
3、。2、手消劑使用3、探查耳穴:借助探棒尋找陽性反應點,辯證分析,確定治療方案、選穴配方。4、消毒:75%酒精棉球擦洗并消毒耳廓5、貼壓:再次核對穴位。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止血鉗夾王不留行籽對準耳穴貼壓,貼壓時稍加用力,注意刺激的強度,使耳廓有發(fā)熱、脹麻感(即得氣)為度。6、觀察患者反應,詢問有無不適。7、整理患者床單位,安置好患者。8、整理用物,洗手。9、記錄治療部位、時間、反應情況、療效,簽名。1051052010555未核對未解釋未使用定穴錯誤未消毒未核對手法不正確未觀察反應體位不合適未洗手未記錄-5-5-5-10-5-5-10-10-5-5-5注意事項1、防止
4、膠布潮濕和污染,防止王不留行籽移位、脫落。2、夏季多汗時不宜貼壓過長;冬天有凍瘡、炎癥時不宜貼壓。3、貼壓后疼痛較甚時,一般可局部放松膠布或移動位置。4、耳穴一次不宜選用過多,一般以3-8個為宜。5、貼壓后患者自行按壓時,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膚造成感染。5少一點-5考核時間考核者二、藥罐法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科室 姓名 得分 項目內(nèi)容分值扣分標準扣分目的溫通經(jīng)絡、祛濕逐寒、行氣活血、止痛消腫、拔毒去腐。5少一點-1用物準備治療盤、直血管鉗、藥罐、彎盤、紗布、毛巾。必要時備毛毯、屏風、皮膚消毒液。10少一件-1素質(zhì)要求儀表大方,衣帽整潔,修剪指甲,洗手,戴
5、口罩。5少一點-1操作步驟1、核對床號、姓名、治療部位,解釋,囑病人排空大小便,根據(jù)應拔穴位協(xié)助病人取適宜體位,松開衣著,暴露確定穴位,保暖。2、再次核定穴位、部位。3、檢查竹罐有無缺損、裂縫。右手持直血管鉗夾住煮好的竹罐罐體,左手拿一折迭濕毛巾,在罐口離開藥液時,迅速用緊扣罐口以免空氣進入竹罐內(nèi),將罐移至選定的部位,待吸牢后撤手。4、隨時檢查罐口吸附情況,局部皮膚以紅紫色為度,其療效最佳。詢問病人有無不適感,如疼痛、過緊。留罐15分鐘。5、起罐時一手挾持罐體,另一手拇指按壓罐口皮膚,使空氣進入罐內(nèi),即可順利起罐。6、協(xié)助病人穿衣,合理安置體位,整理床單位,使用過的
6、物品及器具進行消毒,歸還原處,洗手。7、記錄拔罐部位、留罐時間、效果。105201010105少一步未核對未檢查吸附力不強留罐時間不符未觀察未詢問方法不正確少一步未記錄-2-5-5-10-5-5-5-5-10-2-5注意事項1、解釋到位。2、注意患者體位舒適。3、罐具必須無缺損、裂縫。4、拔罐部位、留罐時間要正確。5、注意防止燙傷皮膚。6、留罐期間注意觀察和詢問患者感受。10少一點-2考核時間:考核者:三、中藥保留灌腸(肛滴法)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科室 姓名 得分 項目內(nèi)容分值扣分標準扣分目的將少量中藥溶液灌入直腸或結腸內(nèi),通過腸黏膜吸收,達到治療目的。
7、5少一點-5用物準備中藥灌腸液、輸液瓶、網(wǎng)袋、輸液器、治療盤、彎盤、紗布、石蠟油、棉簽、草紙、中單、水溫計、小枕。10少一件-1素質(zhì)要求儀表大方,衣帽整潔,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5少一點-1操作步驟1、向病人解釋,囑病人排空二便。30分鐘后再作保留灌腸。2、回治療室,核對中藥瓶簽中的床號、姓名,取出渣中藥灌腸液約200ml,測量藥溫(39-41℃)、倒入清潔的輸液瓶內(nèi),套網(wǎng)袋,插輸液器。洗手。3、備齊用物至病人床邊。查對床號、姓名,再次解釋,拉上床簾遮擋,協(xié)助病人取左側臥位,移臀部至床沿,墊上小枕,抬高10cm,脫褲,墊上中單、治療巾,保暖。將藥液瓶掛在輸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