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GBT17980.5-2000 農藥 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殺蟲劑防治棉鈴蟲.pdf》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Gs/T17980.5-2000前言田間藥效試驗是我國農藥登記管理工作重要內容之一,是制定農藥產品標簽的重要技術依據(jù),而標簽是安全、合理使用農藥的唯一指南。為了規(guī)范農藥田間試驗方法和內容,使試驗更趨科學與統(tǒng)一,并與國際準則接軌,使我國的藥效試驗報告具有國際認同性,特制定我國田間藥效試驗準則國家標準。該系列標準參考了歐洲及地中海植物保護組織(EPPO)田間藥效試驗準則及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FAO)亞太地區(qū)類似的準則,是根據(jù)我國實際情況并經過大量田間藥效試驗驗證而制定的。棉鈴蟲是我國棉花重要害蟲之一,生產上經常需用殺蟲劑進行防治。為
2、了確定防治棉鈴蟲的最佳田間使用劑量,測試藥劑對作物及非靶標有益生物的影響,為殺蟲劑登記的藥效評價和安全、合理使用技術提供依據(jù),特制定本標準。本標準是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系列標準之一,但本身是一個獨立的標準。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提出并歸口。本標準由農業(yè)部農藥檢定所組織起草并負責解釋。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陳景芬、姜輝、王曉軍、卞燕、吳士雄、王少成。.www.bzxzk.com.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Gs/T17980.5-2000殺蟲劑防治棉鈴蟲Pesticide-Guidelinesfor
3、thefieldefficacytrials(I)一Insecticidesagainstcottonbollwormoncotton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殺蟲劑防治棉鈴蟲(Hefcoverpaarmigera)田間藥效小區(qū)試驗的方法和基本要求。本標準適用于殺蟲劑防治棉鈴蟲的登記用田間藥效小區(qū)試驗及藥效評價。其他田間藥效試驗參照本標準執(zhí)行。2試驗條件2.1試驗對象和作物、品種的選擇試驗對象為棉鈴蟲。試驗作物選用敏感品系的棉花品種。記錄品種名稱。2.2試驗條件試驗選擇在大的地塊、害蟲為害程度較高的生產棉田進行。所有試驗小區(qū)的栽培條
4、件(土壤類型、肥料、耕作)須均勻一致,且符合當?shù)乜茖W的農業(yè)實踐(GAP).3試驗設計和安排3.飛藥劑3.1.1試驗藥劑注明藥劑的商品名/代號、中文名、通用名、劑型含量和生產廠家。試驗藥劑處理不少于三個劑量或依據(jù)協(xié)議(試驗委托方與試驗承擔方簽訂的試驗協(xié)議)規(guī)定的用藥劑量。3.1.2對照藥劑對照藥劑須是已登記注冊的并在實踐中證明有較好藥效的產品。對照藥劑的劑型和作用方式應同試驗藥劑相近并使用當?shù)爻S脛┝?,特殊情況可視試驗目的而定。3.2小區(qū)安排3.2.1小區(qū)排列試驗藥劑、對照藥劑和空白對照的小區(qū)處理一般采用隨機區(qū)組排列,特殊情況
5、須加以說明。3.2.2小區(qū)面積和重復小區(qū)面積:最少50m',并保證5-6行棉株。重復次數(shù):最少4次重復。一一-一~~~~~~~~~~~~國家質1E技術監(jiān)督局2000一02一01批準2000一05一01實施.www.bzxzk.com.cs/T17980.5-20003.3施藥方法3.3.1使用方法按協(xié)議要求及標簽說明進行。施藥要與當?shù)乜茖W的農業(yè)實踐相適應。3.3.2使用器械選用生產常用的器械,記錄所使用器械類型和操作條件(操作壓力、噴孔口徑)的全部資料。施藥應保證藥量準確、分布均勻。用藥量偏差超過士1000要記錄.3.3.3
6、施藥時間和次數(shù)按協(xié)議要求及標簽說明進行。使用殺卵劑時,在3夭累計百株100粒卵時第一次施藥。使用殺幼蟲劑時,北方棉區(qū)在棉田一代、南方棉區(qū)在主防代卵孵化高峰期施藥.記錄施藥的次數(shù)和每次用藥的日期。3.3.4使用劑量和容量按協(xié)議要求及標簽注明的劑量施用。通常藥劑中有效成分含量表示為g/hm'(克/公頃)。用于噴霧時,同時要記錄用藥倍數(shù)和每公頃的藥液用量〔L/hm'(升/公頃)〕。3.3.5防治其他病蟲害的農藥資料要求如使用其他藥劑,應選擇對試驗藥劑和試驗對象無影響的藥劑,并對所有的小區(qū)進行均一處理,而且要與試驗藥劑和對照藥劑分開
7、使用,使這些藥劑的千擾控制在最小程度。記錄這類藥劑施用的準確數(shù)據(jù),4調查、記最和測f方法4.1氣象和土壤資料4.1.1氣象資料試驗期間,應從試驗地或最近的氣象站獲得降雨(降雨類型、日降雨量以mm表示)和溫度(日平均溫度、最高和最低溫度,以℃表示)的資料。整個試驗期間影響試驗結果的惡劣氣候因素,如嚴重或長期干早、暴雨、冰雹等均須記錄。4.1.2土壤資料記錄土壤類型、肥力和雜草覆蓋情況等資料。4.2調查方法、時間和次數(shù)4.2.1調查方法每小區(qū)中間數(shù)行隨機取樣掛牌固定5點,每點固定5株有棉鈴蟲卵和幼蟲的棉株,共25株,藥前記錄幼蟲
8、數(shù)和卵數(shù),藥后記錄幼蟲數(shù)。從調查株以外的棉株上采卵至少50粒帶回在室溫下保濕培養(yǎng),測定不同時間的卵孵化率?;蛞蕴镩g空白對照區(qū)卵孵化率為準。施藥后最后一次調查時,需統(tǒng)計蕾鈴被害率和保曹效果。若蕾鈴較少需統(tǒng)計頂芽被害率和保頂效果,即定株上的總蕾鈴數(shù)和被害蕾鈴數(shù);總株數(shù)和頂芽被害株數(shù)。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