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陜西省商南縣高級中學2013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教育資源-天天文庫。
1、高三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第I卷(選擇題共48分)本卷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依據宗法制的原則判斷,在西周的封國魯國的宗法體系中處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魯國的國君C、魯國的卿大夫D、士【答案】B【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根據宗法制,周王是天下的共主,是大宗,諸侯是小宗;但在諸侯國內,諸侯又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在卿的封地內,卿大夫是大宗,士是小宗。故應選B。2、柳宗元在《封建論》一文中說:“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殺守劫令而起?!彼贸觥坝信讶硕鵁o叛吏”的認識是由于:()A、
2、分封制的確立B、宗法制的確立C、郡縣制的確立D、三省制的確立【答案】C【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這一制度下,郡縣的長官由皇帝任命,故而出現(xiàn)“吏畏于上”。故應選C。3、圖1是古代一幅北京地區(qū)的行政區(qū)示意圖,圖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實行于:()A、西周B、秦朝C、西漢D、唐朝【答案】C政治上:國家官僚隊伍迅速膨脹文人階層擴大文化上:印刷技術促進了教育發(fā)展國力上:積弱積貧經濟上:坊市界限被打破,經濟管理機構增多【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國的地方行政區(qū)劃。從圖中顯示的內容來看,當屬于西漢時期的。故應選C。4、表中所列內容為中國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據此
3、判斷該朝代是:()A、宋B、元C、明D、清【答案】A【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國宋王朝的特征。積貧積弱是北宋的突出特點;這一時期商業(yè)上坊市界限打破;由于宋太祖的分化事權的改革,造成官僚隊伍急劇擴大;由于害怕武人擅權,重用文人是這一時期一大特點;畢昇發(fā)明的活字印刷術,大大促進了教育、文化的發(fā)展。故應選A。5、隋唐以前,官府設有譜局,考訂父祖官爵、門第。此后現(xiàn)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終結B、三省六部制實行C、察舉制的完善D、科舉制的推行【答案】D【KS5U解析】考察古代中國的選官制度。隋唐以前,用人主要看出身門第,故官府設有譜局,以考訂父祖官爵、門第。隋唐時期,實行科舉考試,憑
4、借自己的才能入仕,故題干中所說現(xiàn)象逐漸消失。故應選D。6、“英國強行挑起爭端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國設在經商道上的無數障礙。不應忘記,英國人到19世紀中葉幾乎開始相信有一種在世界上各地經商的神圣權力,并認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國家自由貿易是不合自然規(guī)律、應受譴責的?!贬槍@一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這反映了鴉片戰(zhàn)爭的實質B、這是為英國侵華辯護C、清朝閉關自守政策是戰(zhàn)爭根源D、戰(zhàn)爭根源在于英國維護自由貿易【答案】B【KS5U解析】考察近代列強的侵華。材料所反映的是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的原因。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是英國要打開中國市場,這是戰(zhàn)爭的根源。鴉片戰(zhàn)爭是一場對中國的赤裸裸的侵略戰(zhàn)爭,作者
5、不明事理、混淆視聽,掩蓋了戰(zhàn)爭的本質,是在為侵略者辯護。故應選B。7、10月18日至19日,一位軍官這樣描述當時濃煙蔽日的情景:“連續(xù)兩個整天,濃煙形成的黑云一直漂浮在昔日繁華富麗之鄉(xiāng)的上空。這兩天里,營地和圓明園之間,日光被天空的濃煙所籠罩,仿佛一場持久的日食一般”。該材料描述的應是:()A、英軍在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時占領南京所為B、英法聯(lián)軍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攻占北京的所為C、日軍在甲午日戰(zhàn)爭中占領旅順時所為D、八國聯(lián)軍攻占北京時所為【答案】B【KS5U解析】考察列強的侵華。從材料中的表述“這兩天里,營地和圓明園之間,日光被天空的濃煙所籠罩,仿佛一場持久的日食一般”可知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
6、英法聯(lián)軍犯下的滔天罪行——火燒圓明園。故應選B。8、目前全國共有翼王紀念亭臺五座,分布于廣西、四川、江西、重慶等省市,下圖是位于廣西貴港市的翼王亭,亭上有石達開所作的對聯(lián)“忍令上國衣冠淪諸夷狄,相率中原豪杰還我河山”。后來,李宗仁為該亭題寫了“還我河山”的橫匾,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相率中原豪杰還我河山”表達了石達開的英雄氣魄B、石達開把推翻清王朝統(tǒng)治作為其主要奮斗目標C、抗擊外國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是石達開參加太平天國的主要動機D、石達開的民族意識是狹隘的【答案】C【KS5U解析】考察太平天國運動。石達開是太平天國運動的重要領導人,其主要活動是反抗強清王朝的統(tǒng)治,“忍令上國衣冠
7、淪諸夷狄,相率中原豪杰還我河山”一句既表現(xiàn)了是打開的英雄氣概,也反映了石達開狹隘的民族意識,把清王朝當做是夷狄。故應選C。9、資產階級革命家章太炎在所作的《逐滿歌》中寫道:“地獄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滿人逃往熱河邊,曾國藩來做漢奸。洪家殺盡漢家亡,依舊猢猻作帝王;我今苦口勸兄弟,要把死仇心里記”。此作品的主要意圖在于:()A、制造民族仇恨,提高太平天國歷史地位B、宣傳人民革命,號召民眾推翻清朝腐朽統(tǒng)治C、打擊漢族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