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辛棄疾的詞與人生》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行業(yè)資料-天天文庫。
1、機電0601徐全坤3060801148醉里挑燈看劍——辛棄疾的詞與人生辛棄疾是豪放詞派的大師,在宋代詞壇上與蘇軾并稱“蘇辛”,他的詞風以豪放為主,詞的思想內容以愛國見稱。和其他詩人詞人一樣,辛棄疾的詞作與他的人生經(jīng)歷是緊密聯(lián)系的,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是他創(chuàng)作的源泉,慷慨激昂的詞作是他遠大理想、熾熱感情的寄托。對于辛棄疾大家并不陌生,我第一次接觸到的他的作品是初中語文課本中的他的一篇《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當時的老師好像說這首詞屬豪放之作,表達了詞人懷有遠大的人生志向但又志不得申的復雜感情。當時我還不知道豪放為何物,還隱隱覺得志不得申的古代文人比比皆是,所以也沒感到他有什
2、么特別之處。但隨著后來對他的作品的不斷學習和對他獨特人生經(jīng)歷的了解,我才領略到什么是豪放,才認識到什么樣的人生經(jīng)歷才能成就這樣的豪放之詞。辛棄疾的愛國主義源于他的成長經(jīng)歷。辛棄疾出生在一個異族統(tǒng)治的時代里,異族的壓迫,祖父辛贊對他的愛國主義影響,這些都將愛國的思想早早地埋藏在了他心靈深處。辛棄疾出生在山東境內,那里正是金國入侵后的淪陷區(qū),女真的苛酷壓榨,致使民不聊生。辛棄疾人生的前二十二年都是在淪陷區(qū)度過的,所以在他的成長過程中親眼目睹了漢人在女真統(tǒng)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祖父辛贊雖然任金朝的官,但卻宋朝懷有一腔的愛國熱情,他常帶著辛棄疾登高遠望,指畫山河,培養(yǎng)他的愛國主義精
3、神。正是外族入侵的國恥和祖父的早年教育讓辛棄疾幼年便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亂世出英雄,二十二歲的時候,辛棄疾乘勢而起,率兩千多人起義,后投到耿京麾下,任掌書記,后又奉命南投,再后來耿京叛徒張安所被殺,辛棄疾率五十余騎深入敵軍五萬人大營擒叛徒張安國并交南宋朝廷處置。這段經(jīng)歷是辛棄疾一生中最輝煌的一段經(jīng)歷,也是他的英雄主義來源,同時也是他后來反復吟誦的一段壯麗人生經(jīng)歷。這段經(jīng)歷幾乎一直影響著他后來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當然這也成了他人生的悲劇,因為在他以后的生活中他幾乎再沒有機會去馳騁沙場,只能以這段傳奇般的經(jīng)歷聊以自慰,只能“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辛棄疾的南歸之后的
4、經(jīng)歷同樣深深地影響了他后來的創(chuàng)作。南歸之后的官場生活讓辛棄疾很是郁悶,他竭力主戰(zhàn),主和派自然容不了他,但主戰(zhàn)派也沒人和他為伍,他只能孤身一人徘徊在南宋的官場。雖然幾乎各個皇帝都對他不錯,但到底還是沒有按照他的意愿重用他。他本想可以憑借自己的才能揮擁萬夫,橫戈殺敵,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但符離之役失敗后,南宋王朝一戰(zhàn)喪膽,甘心向金朝俯首稱臣,納貢求和,使得他英雄志士請纓無路,報國無門。慢慢地,辛棄疾了解到了南宋朝廷的怯懦與畏縮,很是失望,但辛棄疾天生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人,不斷地向朝廷提出了許多分析時勢、實施北伐的建議,像《美芹十論》、《九論》等。雖然這些文章都寫
5、的很好,也受到了不少人的稱贊,但南宋朝廷復國的熱情已經(jīng)冷卻,這些文章只能當作文學作品來欣賞了。辛棄疾積極進取的精神、抗戰(zhàn)復國的政治主張本來就與當時只求茍安的政治環(huán)境相沖突;而他“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鳧”的傲岸不屈、剛正獨立的個性更使他常常遭人忌恨讒害和排擠,因此他一生“三仕三已”。辛棄疾文武雙全,心懷壯志卻久居閑職。人生苦短,歲月的流逝讓他越來越感到壓抑和痛苦。四十二歲的壯年,即被彈劾罷職,閑居八年后,朝廷準備北伐,辛棄疾懷著建功立業(yè)的希望再度出山,可并未得到重用,二年后帶著“誰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爾,決策尚尚悠悠”的絕望心情,六十六歲的老英雄又回到鉛山故居,六十八歲時
6、含恨而逝。南歸前的英勇壯舉,南歸后的官場不得意,閑居時的滿腹牢騷,偶爾的閑情雅致,一生之中堅定不移的雄心壯志,都被他融入了詞的創(chuàng)作之中。辛棄疾的詞延續(xù)了蘇軾的豪放之風,但單就豪放而論,辛棄疾實居蘇軾之上,辛棄疾詞的詞境之闊可以稱得上前無古人。蘇軾“以詩為詞”,常以曠達的胸襟與超越時空觀來體驗人生,常表現(xiàn)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這種參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從沖動歸于深沉的平靜。而辛棄疾“以文為詞”,他不僅延續(xù)了蘇軾詞的方向,寫出了許多具有雄放闊大的氣勢的作品,而且以其藐視一切的豪杰氣概、豐富的內容和杰出的才華,在詞的領域中進行極富個人特色的創(chuàng)造,在推進宋詞的同時也突破了蘇軾詞的范圍,
7、開闊出更為廣闊的天地。辛棄疾留下的作品頗多,詞的內容也十分的豐富,表達的感情也十分多樣,內心的苦悶憂患讓他的詞推剛為柔。他的詞有愛國詞,有酬唱詞,有登臨寫景詞,有懷古詞,等等。但其中內容最集中、思想最進步的當屬愛國詞,辛棄疾有著一般文人所沒有的戎馬生涯,他是一個詞人,更是一個愛國斗士,所以辛棄疾總是以熾熱的愛國之情與崇高的政治理想來擁抱人生,更多地表現(xiàn)出英雄的豪情與英雄的悲憤。濃烈的主觀感情、執(zhí)著的主觀理念,讓辛棄疾的詞獨具特色。他的詞中有“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漢箭朝飛金仆姑。”的壯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