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描述:
《園林藝術鑒賞論文》由會員上傳分享,免費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內容在學術論文-天天文庫。
1、園林藝術賞析結課論文之園林藝術在中國院系: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專業(y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姓名:廖玉娟學號:091212107第9頁(共9頁)園林藝術在中國——以頤和園為例淺析意境的組織規(guī)律摘要:中國古典造園藝術是中國文化藝術長期積累的結晶,它充分反映了中華民族對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鑒賞力。造園者通過借物言志的手法將風、雨、月等自然景物收入園中,為園所用。將各個景語串聯(lián)表達出個人的思想,按照一定的組織規(guī)律形成的游園線路,使得游覽者在游園過程中達到身心上的愉悅以及精神上的升華。頤和園不僅是一座杰出的皇家園林,更是清廷自乾隆十五年(1750)起,至清宣統(tǒng)三年(1911)為止近兩百年的政治
2、活動、宮廷生活和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舞臺,清漪園和頤和園的歷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進程,是中國近代歷史的縮影。關鍵詞:頤和園、意境、組織規(guī)律、古典園林第9頁(共9頁)中國古典園林以其高度的藝術成就和獨特的風格聞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園林體系之一。18世紀英國宮廷建筑師威廉姆·錢伯斯說:“中國花園的實際設計原則,在于創(chuàng)造各種各樣的景,以適應理智的或感情的享受的各種各樣的目的?!边@句話指明了中國古典園林就是以抒情言志為其藝術內容,用山水石頭花木、亭臺樓閣的藝術形式來加以表現(xiàn)的,此之為追求意境。而意境的組織則能使游覽者感受到造園者的思想,更好的理解造園者的主觀情思
3、。提到中國古代皇家園林,不得不說頤和園,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園之一,頤和園集傳統(tǒng)造園藝術之大成,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渾宏闊,又有江南水鄉(xiāng)的清麗婉約,并蓄皇家園林恢弘富麗的氣勢和民間宅居的精巧別致,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xiàn)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它是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一、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思想——追求意境(一)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的實質意境是中國藝術創(chuàng)作和鑒賞方面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美學范疇。簡單來說,意即主觀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觀的生活
4、、景物。意境產生于藝術創(chuàng)作中。兩者的結合,即創(chuàng)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鑄于客觀生活、景物之中,從而引發(fā)鑒賞者類似的情感激動和理念聯(lián)想。所謂的園林意境,則是通過園景形象所反映出來的情意,使游覽者觸景生情并產生情景交融的一種藝術境界。葉朗認為:明清園林美學的中心內容,是園林意境的創(chuàng)作和欣賞[1]。中國古典美學的“意境”一說在園林藝術、園林美學中得到了獨特的體現(xiàn)。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意境”的內涵在園林藝術中的顯現(xiàn)比在其他藝術門類更為清晰突出,也更容易把握。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的實質同意境的實質一樣,是園主內省和外觀的統(tǒng)一,是園主的主觀情思和客觀的景物融為一體。拙政園就是反映了王獻臣的思想
5、感情,他為人處世的準則、他的愛好、趣味等。總之,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的實質,就是園林藝術體現(xiàn)出的思想感情與園景內在本質的統(tǒng)一的聯(lián)系。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的本質就是意和境的契合。(二)中國古典園林意境的創(chuàng)造第9頁(共9頁)不論是描寫山水還是鄉(xiāng)村田園,都要符合一定的自然規(guī)律,符合自然界各種景物的構成規(guī)則。中國古典園林的創(chuàng)造則是通過對園林景觀的描述體現(xiàn)出大自然的生態(tài)美,不受限于地理環(huán)境,既可小中見大又可大中見小。唐代詩人白居易說“畫無常工,以‘似’為工;學無常師,以‘真’為師”。既然是“似”,那就不是“同”,造園更是如此。僅是通過表象的相似而引出內里的思想。追求的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意境
6、之美。園林意境的創(chuàng)造是復雜的過程,也是景觀設計的最高境界,要求設計者有深厚的文化藝術素養(yǎng),對自然物和人類生活的無比熱愛。要創(chuàng)造園林的意境則要意在筆先,首先要立意。造園還要因地制宜,計成在《園冶》中就提出了“相地合宜”的原則。任何造園“立意”不能脫離客觀的既然條件,完全憑主觀意愿去想象。既不脫離客觀的境物又超越這有限的境物,通過對整體藝術形象的把握構思出情景交融、虛實結合、顯現(xiàn)造化自然的生機勃勃景象。古典園林意境創(chuàng)造的思想方法可以用惲南田的話來概括,他在其著作《南田論畫》中這樣說:“境貴乎遠,不靜不遠也。境貴乎深,不曲不深也”。宗白華先生說,藝術家憑借他深靜的心襟,發(fā)現(xiàn)宇宙間深沉的
7、境地;他們在大自然里偶遇枯槎頑石,勺水疏林,都能以深情冷眼,求其幽意所在[2]。這也正是張璪所說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中國的園林山水不拘泥與自然山水的外在形式,大膽而又自由地擺脫對外界事物的模仿和再現(xiàn),創(chuàng)造出以小見大,寓有限于無限之中的象征性自然,顯現(xiàn)出自然山水精神的空間意象[3]。這就是“離形得似”的“神似”之作。但是這神似并不是造園家的天馬行空,而是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加以他們自身的深刻感受而成??傊袊诺鋱@林意境的創(chuàng)造就是要讓觀賞者在游園時,通過景語的媒介作用,獲得體驗